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身体发育是家长们密切关注的重点。然而,当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时,这可能是性早熟发出的危险信号。性早熟,正逐渐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问题,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。
性早熟是指女孩在 8 岁前、男孩在 9 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。7 岁的小美,原本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,可最近妈妈发现,小美胸部开始微微隆起,还出现了乳晕增大的现象。妈妈一开始以为是孩子长胖了,但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症状愈发明显。小美还告诉妈妈,自己偶尔会感觉胸部有些胀痛。妈妈意识到情况不对,赶紧带小美去医院检查。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,包括骨龄测定、激素水平检测等,小美被诊断为性早熟。
性早熟的成因较为复杂,涉及多个方面。其中,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是导致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如脑部肿瘤、下丘脑错构瘤等,可能影响下丘脑 - 垂体 - 性腺轴的功能,促使性激素提前分泌,从而引发性早熟。像 8 岁的阳阳,因患有下丘脑错构瘤,体内激素水平紊乱,在 7 岁时就出现了睾丸增大、阴茎增粗等性早熟症状。除了器质性病变,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。如今,我们生活中存在许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,如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、农药中的有机氯等,这些物质可能通过食物、空气等途径进入孩子体内,干扰内分泌系统,诱发孩子性早熟。例如,一些孩子喜欢吃的快餐食品、反季节水果等,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物质,长期大量食用,可能增加性早熟的风险。
展开剩余56%性早熟对孩子的危害不容小觑。一方面,由于骨骼过早发育,性早熟的孩子虽然在短期内身高增长较快,但骨骼会提前闭合,导致最终成年身高低于同龄人。以小美为例,医生预测,如果不及时干预,小美的成年身高可能会比正常发育的孩子矮很多。另一方面,性早熟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过早出现的第二性征,可能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显得与众不同,从而产生自卑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对于家长来说,早期识别性早熟至关重要。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,一旦发现女孩在 8 岁前出现乳房发育、月经初潮,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睾丸增大、阴茎增粗、声音变粗等第二性征发育迹象,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。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、全面的体格检查、骨龄测定、激素水平检测等,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性早熟以及性早熟的类型和原因。
一旦确诊性早熟,及时有效的干预是关键。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。药物治疗方面,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(GnRHa),它可以抑制性腺轴的功能,延缓骨骼成熟,从而改善成年身高。同时,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,避免食用过多含有激素的食物,如蜂王浆、蛋白粉等;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避免接触含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物品;保证充足的睡眠,加强体育锻炼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,小美胸部发育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,骨龄增长速度也趋于正常。
儿童性早熟问题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。让我们提高警惕,守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,帮助他们远离性早熟的困扰,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发布于:江苏省